俞磊固德的个人主页




同齐公司的历史及2007年我来之前的情况

关于同齐公司和张千重起家的历史,我这里简单叙述一下,据说张千重从大学开始,他就开始创业了。张千重出生于1971年,如果没算错的话应该是1993年大学毕业,但是看一些网站上的介绍,说他是梦都大学无线电专业1996年毕业的。据说他首先创业的,是开办皮鞋厂,当时的厂长就是邱德众,此人后来负责国内事业部的部长,在同齐里算是跟他一起创业的元老了。1998年以前,除了这个皮鞋厂以外,发生过什么事情,我不太清楚。1998年,他创办了软件公司。这是令他们一直骄傲的事情。在网上可以查到的同齐软件公司最早的历史:

1996年,张千重从梦都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进入一家单位。2年后不甘现状的他辞职下海,拉了1个同学1个老乡,加上自己的女朋友,开始了创业。
4人在南方花园一居民楼里租了一套2室一厅,没钱买电脑,张千重说服一家电脑公司,以帮助展示产品的名义借来两台电脑。这两台电脑帮助他们迈出了第一步,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“话费结算系统”。第一年下来,张千重赚了三四万块钱。
1999年开始,酒店电话管理系统升级,“话费结算系统”失去了市场。一次看病让他冒出一个good idear——做医院管理软件。
2个星期的“闭关修炼”,张千重开发出挂号收费管理软件。他打听到市卫生局要搞一个关于医院数字化管理的讲座,听课的都是我市各大医院的院长。张千重毛遂自荐成了医院院长们的老师。接下来,各大医院纷纷使用他的软件。1999年,公司赚了300多万,这是张千重挖到的第一桶金。

张千重早期创业的时候,最得力的助手就是牛华盛,据说市场就是牛华盛跑来的。2001年,张千重去印度考察后,回国开始创办同齐软件职业技术学院。这是他最成功的话题。学校办了几年下来,从几百个学生发展到拥有在校生七千人的规模。成为一家正规的,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大学。2005年,张千重又在同齐集团下面,成立了普日公司,由王耀东任总经理,专门做对日软件。其实后来我觉得他们确实有魄力,因为在上海,如果新成立一家对日的软件企业,要么是公司老板及骨干成员以前是在日本做过很多年回国的,要么是某个大型对日软件企业里的高层干部自己出来做的,而我看同齐这里的普日公司,从总经理到部长们,没有一个懂日语的,没有一个有对日软件开发经验的,而就是这批外行人物,怎么就敢去做对日软件呢。这个问题我问过公司里的一些资深老员工,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,就是有一年,张千重去全国以及国外考察了一圈,结果得出了做对日软件形势大好的结论。后来,张千重一口气设立了四个公司,分别是普日、美光、漫魂、久领。其中普日是做对日软件,美光是专门做对欧美的软件,漫魂是做动漫的,久领则是做呼叫中心的。当然,所有的财务、人事,行政仍然统一由集团管理,这些子公司没有任何权限,甚至买支铅笔也得集团审批。所以子公司基本上相当于公司内的部门性质。

不知道2005年以及2006年普日公司是怎么过来的,但是到了2007年,普日公司仍然没有什么业务,能够有稳定的离岸开发的,只有上海富山加德发过来的一些项目,而且规模也很小,到了九月份以后,有从日本的上村联合发包的项目,规模也不大。其他就只是人员外派到北京大连上海等地了。外派人员最多时,据说外派到上海的人有50几人。但是能够有收入的人与公司实际的人员相比,仍然相差很大。

2007年的时候,国内许多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:

这段时间,梦都同齐软件集团董事长张千重在操作一件大事:力争半年内将公司部分资产拿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公司将启动骨干人才股权激励计划,5年内将批量生产几百甚至上千个百万富豪。同齐软件目前被评为全市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。
张千重透露,他们正在通过控股美国技洋公司,将集团旗下的同齐软件教育学院和同齐久领公司资产装进海科,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目的。公司将启动骨干人才持股计划,向引进的人才赠送公司股份。
技洋公司总部设立在美国,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和德国法兰克福上市,近年来收购了我国东部和南部6家主要的IT分销和零售服务公司。张千重拒绝透露详情,只称“预计半年内将有结果”。
据介绍,整个软件行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,就是企业数量、市场业务在不断增加,但人才储备跟不上。张千重说,今年初,他通过高薪挖角,引进了3员虎将:软件巨头德国QDP中国区副总裁张仁贤、原田中国公司副总裁赵德广、巨匠集团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总监赵华强。张千重给大腕开出的年薪都超过了百万元。
据介绍,同齐软件是张千重1998年辞职下海创办的,“我的梦想是做成全国最大的软件工厂。”

上面的文章,其实也是张千重的目标,他是想做大,而且一定要很快上市。2007年初的时候,张千重要把公司的营业额做到九千万元。

这是公司07年初的营业计划:

公司

2Q

3Q

4Q

合计

普日

650

1980

3370

6000

漫魂

150

455

595

1200

久领

100

260

640

1000

合计

950

2975

5275

9200

这样夸张的计划怎么来的,后来我也慢慢看出这个公司的问题来了。张千重是一定要把公司做大,所以有了个九千万的计划,而且分解到每个子公司里去了。(但是其实子公司的领导们,当然是知道这样的计划根本不可行。而张千重是容不得别人的反对的,结果大家就都没声响了。从后来的发展来看,其实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们都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。大家就不以为怪了。我听说当初开这个会时,只有王耀东认为这不可能实现,而张千重就拿出他的一套套理论,反复强调这个肯定是可行的,结果,当然不能实现,而下课的却是王耀东。同齐公司的情况就是这样,如果要在这公司混下去,张千重说什么你就拥护什么,他说几千万你也说几千万,他说能实现什么你也说一定能实现。反正到时候实现不了也没关系,只要公司没倒,你的工资当然照发。如果你提出不同意见,说出了真话,那对不起,走人吧。)

张千重既然要把公司做大,因此,在实际业务还没有之时,公司的服务部门已经有了非常宏大的规模。以下是我刚来公司的时候看到的情况。在10月20日公布的公司通讯录上记载了以下人物:

“集团领导”首先是公司的总裁张千重,然后有四个副总裁,分别是张仁贤(女),成卫东、吕嘉、牛华盛。这里面张仁贤不久就走了,成卫东管着动漫公司,而且基本上从来不来上班,吕嘉是什么人物,是男是女我也不清楚,从来没见到来过公司。至于牛华盛,在东京负责营业,不过,他一句日语也不懂。另外,还有一个张桂桦(女),听说以前是张千重的中学老师,担任总裁助理的职务。同时管着志创学院。
“审计监察部”,其实就是张千重的老婆张显丽(女)。
“投融资部”,“投融资总监”名叫郑得翔,据说他就是专门负责从政府那里要钱的。
公司的管理部门中主体是五大中心。即“服务中心”、“运营中心”、“人力资源中心”、“财务中心”和“产教结合中心”。
“服务中心”由芮日新任总经理,下设“行政部”,“后勤部”和“信息中心”。行政部由熊德蕙(女)任副部长,另有三人,“后勤部”由张海鹰任副部长,下面有人员六人,“信息中心”则由蒋天思任副主任,另有工作人员五人。
“运营中心”则分“市场战略部”及“客户服务及项目控制部”,“市场战略部”里,钱鹰任“欧美市场总监”,薛宏任“市场总监”,潘宇青任“大客户总监”,赵杨任“战略合作总监”唐巍(女)任“商务主管”,另有袁达、王敏(女),赵敏等三人。而“客户服务及项目控制部”则陆玲(女)任部长,另有袁英成(女),唐朝兴等两人。
“财务中心”由江如虎任“财务总监”,祁红任财务部长,另有出纳会计等六人。
“人力资源部”最为庞大,总经理是赵华强,“招聘部”有张菁(女)、周艳(女)等共九人。“培训部”,有施瑰玉(女)等两人,“薪酬绩效部”由王迅利负责,下面有二人。“员工关系部”,王天燕(女)任部长,下有员工二人,另有“品牌宣传部”,夏攀任副部长。
“产教结合中心”,就是同齐的志创学院。张桂桦(女)总负责,敖强任“拓展部”部长,“研发部”是秦虎利,“实训部”是周凤兰(女)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大批主管、专员、助理和教师。

这就是我刚来时的同齐公司的组织机构。可是据说这样的组织机构,也只是从2007年6月才开始的。因为张千重去北京学了EMBA,所以就按照学校里所教的样子,把公司的组织架构重新调整了一遍。在这之前公司是怎样的组织机构我就也不清楚了。而为什么管理层会有这么多人呢,而且没有收入,又如何支撑这样规模的运作呢,开始时是听说他的学校可以赚很多的钱,后来则有人说学校赚的钱是他自己的,他才不舍得用在这里呢,是梦都市高新区政府给了他三千万的投资,还可以花好长一阵呢。当然这些只是听说,从我所见,项目及人员外派的收入肯定是亏损的,但高新区给他的三千万投资确实也是可以供他用一阵子了。

除了以上“集团”的机构以外,当然还有下设的普日、美光、久领以及漫魂公司。另外,还有上海、北京、大连以及东京分公司。上海分公司由柴龙荣任总经理;北京在我来之前是时福明,后来时福明调来了梦都,把钱鹰派到北京做总经理;大连分公司是李月东,不过我来的时候,李月东已经被辞退,大连分公司已经撤消了。东京分公司由魏仁虎任总经理,不过没几个月就把魏仁虎撤了,据说魏仁虎有“谋反”的行为,用公司的钱谋取私利,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,后来把不懂日语的牛华盛派去了日本。

普日当时的业务情况“九月份开始,日本的上村联合向普日发了包,由陈武负责,因此陈武的第一事业部其实就是在做上村联合的项目。时福明来自北京,因此,由时福明负责北京的所有项目,并且,北京佐田士发包来的项目也由他的第二事业部负责。我嘛,就负责上海的所有项目,以及上海富山加德发包来梦都的项目。至于周平玉,负责据说是DKC发包来的项目,另外,当时也要负责人员培训,但是后来这个培训责任就不了了之了。而原来美光的曹德,现在成了普日国内及欧美事业部,如其名所示,负责国内及欧美的项目,但是其实欧美没有什么项目,而国内的话,基本就是向华为外派员工了。第一到第四事业部,每个部的人数大致在二三十人左右。而国内及欧美事业部,我看了当时的人员数量,大致在六七十人。另外,上海大致有二三十人的外派,北京大概也有十几人,其他地方也有少数一些人。

王耀东本来是普日的总经理,但是业务没什么起色,而且他也不懂日语,于是在我来之前,被解职了,由张仁贤兼任普日的总经理。王耀东被解职后,张千重派他去梦都外语大学学习日语。同时,在人员调整时,张千重下决心要派一批人去学习日语,并且宣称这批人将在明年被派往日本,挑选的依据基本上是按照公司元老级人物,如以前的部长郭仁宏、郑盛辽以及潘宇青等。还有一些公认的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人,最后一共挑选了19个人。成立了赴日小组,由王耀东任组长。张千重在成立协力中心进行事实裁员时,出于对公司士气的考虑,决定在大会上,首先宣布一个“百人赴日计划”,按照这个计划,每一批选择20个人先去学习日语,然后再派往日本。2008年度一共准备派五批,达到一百人的规模。11月7日的“公司体制变更之大会”上,张千重就是这么宣布的。不过我估计同齐的员工没不会有人相信他的“百人赴日”计划。整个大会上,大概只有他一个人沉浸在“百人赴日”所营造的气氛之中。

由于确实没有业务量,到了11月份,我来到同齐的时候,这一年的营业额加起来也只有一千万而已。而且大部分要靠外派。公司天天在亏损。所以谁都认识到维护一个庞大的管理部门是不应该的事。于是,张千重开始调整公司各部门了。

11月6日,开了“集团调整方案沟通会议”,11月7日,又开了“公司体制变更之大会”。重新调整了公司的机构体制,这是我来同齐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大调整,后来才明白,张千重基本上每几个月就要把公司的组织机构完全变更一下。11月的这次调整,把美光公司并入了普日公司,会上宣布的时候,美光的副总才知道此事,一脸的茫然。现在,张千重宣布,陈武为第一事业部,时福明为第二事业部,我为第三事业部,周平玉(女)为第四事业部,曹德为欧美及国内事业部,就是以前美光公司。以上五人都任普日的副总经理,由于张仁贤即将离开同齐,张千重就自己担任普日的总经理。陆玲任总经理助理。由张千重、陆玲以及五个副总组成“总经办”。另外成立成立PMO,由时福明为主任,陆玲任秘书。而我,同时也兼任信息中心主任,负责企业的信息化,以及信息安全的工作。接下来,就是人员的梳理,按照张千重的意思在志创学院成立了协力中心,把不在项目中的人都弄到协力中心去,因此,在协力中心就成立了各个事业部的“后备队”。人员移至协力中心,大家就都明白了,除了其中几个骨干,作为教师的人以外,其实就是裁员了。

对于公司的管理部门,在赵华强的配合下,也进行了裁员,很多年轻人被辞退了,其中包括张千重的秘书。另外,由于进入公司管理部门的,很多是“关系户”,这些人无法被辞退,都留了下来。赵华强调整了人力资源部门,以周艳负责招聘,周艳是邱德众的妻子,同齐公司里相互的关系很多。王迅利负责薪酬绩效,施瑰玉负责培训。张菁和王天燕则分别被派到了北京和上海,张千重声称是“加强上海北京的力量”。江如虎之前已经被调离了财务总监的岗位,被派往上海成为上海分公司的副总经理,负责开拓上海的业务。不过张菁、王天燕、江如虎这些人,派到北京上海,我也不清楚他们有什么能力开拓业务。张菁本来是搞招聘的,或许还能在北京做招聘,而王天燕、江如虎根本就不是干这行的人,也没有什么工作能力,张千重没办法辞退他们,只好把他们安排到上海去了。

代替江如虎的做财务总监的,是来自上海的张朝原。张朝原大概属于同齐公司从外部引进的人才中,在同齐时间最短的人了。他来了以后,没有几天,就和张千重发生了些矛盾。结果,没到两个月,他就离开了同齐。张朝原的同齐经历,其实很说明问题,张千重找到张朝原,是很久以前的事了,张朝原当时在上海某公司任财务总监,在没来之前,张千重把张朝原非常当回事,经过几个月反复的劝说,张朝原终于答应来梦都工作。结果,张朝原终于来了。张千重的工作方式,是家长式的,指令式的,他要求张朝原去写什么什么方案,做什么什么分析。但是张朝原毕竟是被他从上海请来的,是帮助企业上市的高级人才,当然不可能象个秘书一样听话做事,结果矛盾自然就产生了。等张朝原一走,张千重就经常说他的不是,很多会议上都在数落他。



提交评论

安全码
刷新
(以上验证码中如果有中文数字,请使用阿拉伯数字输入,比如'八'请输入'8' )